中式推销 - 没充分了解客户之前慎报价
作者:谭一平 浏览量:92822 次 章节数量:71 章 2009/9/12 21:48:00
有一次,为了争夺一个大客户,我们与对手在价格上展开了肉搏战。这个客户很聪明,采取坐山观虎斗的策略,让我们两家打得不亦乐乎。在这紧要关头,双方都想方设法摸清对方在价格上的底牌。
有一天下午,有人打电话来询价,我们一位新业务员一听有人询价,马上就兴奋起来。谈了半个小时,他把自己的底牌亮得差不多了,才想起问对方的单位和联系方式。下班之前他打电话打过去,结果是个空号,这时,他才发觉自己给人家当了义务信息员。过了几天,在争夺那个大客户过程中,我们就莫名其妙地败了下来。从那以后,我不允许业务员随便对外报价。
接到这种询价电话,业务员一般不要在电话里给对方口头报价。你可以先来个缓兵之计,说自己的新报价单在打印等等,不要马上给对方报价。反过来,你则要通过这个电话了解对方的情况,比如,是经销商还是直接用户,有多大规模、实力如何、在什么地方办公、联系方式等等。另外要了解对方的进货量,因为不同的量有不同的扣率;而且,对方还有可能到你的竞争对手那里询过价,你也最好顺便问问他们报的是什么价,等等。在这些问题基本搞清之后,答应很快用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把价格报过去。
对方对你的报价有反应之后,你也不要急于跟人家讨价还价;可以用上门拜访等方式,先了解对方的谈判风格和谈判能力、他是不是真有心进你的货,等等。在做到知己知彼之后,再制定具体的讨价还价策略。
即使对那些老客户,也要养成书面报价的习惯,而且,在报价之前,也要考虑以下这些要素:这次进货量的多少、以往的成交价是多少、目前同行出的价位是多少、负责进货的人对价格是不是很敏感等。只有在综合考虑上面的各种因素之后,才能确定自己的报价策略,即最先报什么价,最后成交价应该不低于什么水平。
价格是商家的机密,尤其是在当前产品同质化的时代,价格上的微小差别就可能决定客户的选择,就会导致一笔交易的失败。因此,在面对询价和其他有关价格咨询方面的情况时,一定要慎之又慎。如果是真正的客户,他不会仅仅因为你在报价上的谨慎而对你置之不理,而虚假的客户则会在这种严谨缜密的操作流程中漏出马脚。这是商战中必要的自我保护。
出自:www.yewu001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