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理论 | 管理实务 | 领导艺术 | 商务谈判 | 企业文化 | 人力资源 | 市场营销 | 销售管理 | 哲理故事 | 人在职场 | 促销方案 | 行业资料 | 专题资料 | 项目管理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> 销售小说 >>小说简介

文摘信息
下载信息
业务贴吧
业务知道
销售小说

>> 中式推销

返回目录

中式推销 - 恰当地运用朋友的帮忙
作者:谭一平    浏览量:92869 次    章节数量:71 章   2009/9/12 21:46:00
  做推销需要有热忱和充沛的体力,但是光有热忱和体力还不够,作为推销员,你还要有智慧。我曾做过一件这样的事,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些对不起朋友。

  我的朋友小刘是做数控机床生意的。某公司要进几台机床,一天,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得知我与那家公司的一位副总关系不错,便让我帮忙,帮他疏通一下关系。于是,我当时就给那位副总打了电话,并约好小刘第二天下午两点半去拜访他;临走时,小刘还“逼”我专门给那位副总写了一封信。

  事情过去了一个多月,有一天我又碰到了小刘,我顺便问起了这件事。不问不要紧,一问小刘就一肚子怨气,说如果要是没有我那封信,那笔生意反而有可能做成。我忙问是怎么回事,小刘说:“我第二天下午拿着你写的介绍信去见那个副总。那位副总也是负责采购的,见了我以后,他很热情,马上打电话把专门负责采购设备的一个小伙子叫到了他的办公室。副总指着我对那小伙子说,我是他一个老朋友的朋友,看看能不能照顾一下。那小伙子马上点头说尽量照顾。于是,我把报价单和样本都给了那小伙子。过了几天,我直接给那小伙子打电话,问他事情定了没有,他说还在研究;我说请他吃饭,他说那几天没空。又过了将近一个星期,我给那小伙子打电话,还没等我问,他就说这事已经定了,买的是我一个同行的。我问我的怎么不行,他说在我的标准配置里有问题。我知道那只是个借口,为什么这单生意没做成,后来我一打听,就是你写的那封介绍信坏了事,那负责采购的小伙子牛得很,向来是吃软不吃硬。”

  我马上向小刘表示我的歉意。但是,我不是为我帮他写那封介绍信而歉意,因为那封介绍信本身没有错,错的是我在把介绍信交给小刘的时候,忘记了给这位推销新人提个醒。

  总的来说,小刘当初把这事看得太简单了!有了我那封信,公司副总帮你给具体经办人打个招呼,那仅仅是起一种推荐作用,让你有机会尽快与具体负责人接上头,但能不能谈成则是另外一回事。因为在一般的情况下,一位堂堂的副总是不宜直接插手这种不算大的业务的;而那些负责采购的人,由于握有一定的实权,身上多多少少会有些“吃软不吃硬”的自负,他们不愿意别人,哪怕是自己的上司干预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,更不喜欢别人间接给自己的工作施加压力。所以,如果你不注意方式方法,他才不管你拿的鸡毛是不是令箭。当然,他再牛也不敢直接挑战领导的权威,但是,他可以暗地里使绊,从你的鸡蛋里挑出骨头来,这样,自然就加大了你签单的难度。

  如果小刘有心计,那么,当他下午到了对方公司后,就不应先去找那位副总,而是先跟前台小姐说,说他有一封给他们副总的亲笔信,他想先与负责设备采购的人谈一谈,让她帮他引荐。由于他有给副总的亲笔信,前台小姐一般都会帮你引荐。具体负责的人见小刘手上有给副总的信,可他先找的却是他,他就会觉得他信任他,这样,他可能会自己给副总打电话通报小刘来了;有了这么一个铺垫,小刘后面的事自然就好办多了。

  俗话说:县官不如现管。作为一名推销员,如果你有人脉助你成功一笔交易,那自然是十分好的事情。但是,你不能被这人脉冲昏了头,纯粹依靠人脉去做交易,而应将其视为你实现推销的一个砝码,一个条件,并要仔细分析如何才能将此关系利用到位。只有这样才可能增加你成功的几率。否则只会功亏一篑。
出自:www.yewu001.com
上一篇:中式推销 - 拜访客户时间有讲究
下一篇:中式推销 - 客户避而不见有"内因"
关于我们 | 免责声明会员服务本站地图广告招商网站律师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