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听器验配流程:
年龄在7岁及以上人群验配流程图:
约诊、建档→听力评估→助听器预选→取耳样、制耳模→助听器调试→助听器效果评估→使用、维护、指导→
随访年龄在7岁以下的小儿验配流程图:
约诊、接诊→建档(耳科检查、学习能力测试、听力测试、影像学检查、实验室检查) →助听器预选→制取耳模→助听器调试→助听器评估→
助听器使用指导→适应性训练→康复训练指导→随访
助听器验配流程介绍:
一、年龄在7岁及以上人群验配流程:
(1)预约、接诊、建档
遇到以下情况之一者,应停止推荐助听器并做转诊处理。
2)近3个月内发生的快速进行性听力下降
3)波动性听力下降。
4)伴有耳痛、耳鸣、眩晕或头痛。
5)外耳道耵聍栓塞或外耳道闭锁。
(2)听力评估
纯音测听(气导、骨导和不舒适阈)、言语测试、客观听力检查
(3)助听器预选
确定助听器的种类、形状、最大声输出、频响曲线等。
(4)取耳样,制耳模
耳模可以使得助听器佩戴舒适、防止反馈啸叫。
(5)助听器调试
根据听力损失的性质、程度和佩戴者的年龄,调整已经预选好的助听器的各项性能参数,以尽量满足病人听取的要求。
(6)助听器效果评估
声场评估
言语听觉测试
介入增益测试
助听器效果满意度问卷
(7)助听器的使用、维护、指导
如何佩戴和使用助听器:开关、音量、电池更换、耳模清洁、
助听器保养等问题。特别要告知助听器要防潮、防尘和防水。
(8)随访
3日访,一月访,半年访,一年访。
随访间隔时间一般是第一年三个月一次,以后每半年一次。
二、年龄在7岁以下的小儿验配流程注意问题:
1、验配前的准备
(1)详细向家长了解并记录小儿的现病史和既往病史。
(2)进行耳常规检查,要注意鼻咽部、咽鼓管和中耳腔的病变,这些部位的病变常可导致听力的波动。
(3)对疑有脑瘫、智力底下、孤独症、多动症、交往障碍等疾患的小儿,要请求精神科和神经科的帮助,以排除非听力性言语障碍。
(4)对小儿学习能力的检查。
(5)影像学检查可以排除和确定内耳及相关结构的异常,常规应做CT和MRI检查。
2、根据年(月)龄的不同,采取相应的行为测听方法
建议:0-3个月,采用听性反射;4-6个月,采用听觉行为反应;6-28个月,采用视觉强化测听;28个月-6岁:采用游戏测听或纯音测听的方法进行。
客观检查:听性脑干反应,40Hz听觉事项相关电位,耳声发射,声导抗,多频稳态等。
3、耳模的更换一般,3个月内小儿,应每月换一次;3-9个月,应两个月换一次;9-18个月,应3个月内换一次;18-36个月,应6个月换一次;3-6岁,每9个月或一年换一次。
4、助听器的选择
(1)助听器形状的选择,小儿应首选耳背式助听器。
(2)助听器技术线路的选择,因选全数字助听器。
(3)助听器声输出的选择,
轻度聋选择最大声输出小于105dBSPL的助听器;
中度聋选择最大声输出小于105-114dBSPL的助听器
中重度聋选择最大声输出小于115-124dBSPL的助听器
重度聋选择最大声输出小于125-135dBSPL的助听器
极重度聋选择最大声输出小于135dBSPL以上的助听器
5、助听器的验配\效果评估
正确的选择是综合分析多种测听的结果,需要强调的是,对于助听器验配,行为测听的结果尤为重要。
小儿的助听器效果评估需要多种方法和多次测试才能准确。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行为观察法\数量评估法\Ling氏六音法\言语测试法\功能评估法\介入增益法等多种方法,应根据小儿的年龄和配合程度自由组合。
6、康复训练辅导
小儿
佩戴助听器后一定要在专业的机构进行言语康复训练。
7、随访
小儿在
佩戴助听器的第一年应每三个月复查一次,以后每半年一次。随访也可以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。
(作者:海之声苏州店 )